2025年9月28日至10月2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作为主办单位的全国研究生顶级赛事“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舞蹈赛道全国总决赛在东北师范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院原创舞蹈作品《扇缘》《美丽人生》《泉畔观澜》《牵丝十不闲》成功入围舞蹈创作组全国总决赛。《牵丝十不闲》荣获舞蹈创作组别三等奖、山东艺术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奖”。

舞蹈学院院长马翱教授,代表指导教师发言

作品《牵丝十不闲》荣获创作组三等奖
作为全国研究生舞蹈领域的高水平赛事,本次大赛吸引了众多院校积极参与,共收到专业组71所培养单位(含4所海外院校)报送的462个作品(含教学设计)。经严格遴选,最终确定舞蹈创作组别(含非专业)入围决赛作品48个、舞蹈表演组别入围决赛作品33个、舞蹈教育组别入围决赛教学设计36份。


《牵丝十不闲》舞蹈作品简介: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技艺——"十不闲"为灵感,运用山东海阳秧歌的质朴语汇,一招一式、一惊一乍中透着老艺人的技艺高超和皮影的灵动神态。在光影交错间,让泰山皮影的技艺精髓、山东人的淳厚品格与泰山文化的底蕴,与动作自然交融,以沉静的叙事展现非遗传承中,那份“一线一牵”的坚守与生生不息的力量。

《美丽人生》舞蹈作品简介:
所谓“美丽人生”,并非坦途顺境的代名词,而是在遭遇挫折、历经离别后,回归自我,在反复的自我怀疑中不断重塑的过程。
本作品以舞台调度中的横线、竖线与斜线为意象,隐喻人生之路,分别展现平静、欲望、矛盾与挣扎的生命状态。同时,通过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群舞的动态切换,具象化生活中复杂的角色转换。
作品有意跳脱传统立意,编者希望让舞蹈回归本身,让舞者专注于当下的舞蹈感受,让生命回归每一个当下的真实存在——接纳每一个不同的自己,便是“美丽人生”。


《扇缘》舞蹈作品简介:
《扇缘》以扇为眼,穿透岁月尘埃,展现民间艺人对山东海阳秧歌的深厚情感与执着坚守,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热爱的永恒叩问。当物是人非,唯有那份深入骨髓的执念依旧,恰似生命中苍凉而深刻的回响。作品对山东海阳秧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一柄褪色的红绸折扇为象征,寓意着民间艺人半生未烬的痴念。艺人用苍老的掌心摩挲扇骨,厚茧与棱角在岁月中相互消磨,生动地呈现了传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坚守,以及艺人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


《泉畔观澜》舞蹈作品简介:该作品创作来源于对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趵突泉”的所思所想。乾隆南巡时曾赐“天下第一泉”之美名,而老舍也有“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的称赞。趵突泉的美在于深藏地脉的伏流,在于平地出涌的气息,在于穿城绕郭的身影,在于通传达海的豁达……观水之涌轮,思澜之百态,品生命之叠漪,悟大道之万千

这场舞蹈盛会,不仅是“文脉焕新•创想未来”汇聚的艺术写照,亦是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时代语境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生命力的青春注脚。此次获奖,是舞蹈学院依托齐鲁文化沃土,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现。学院坚持以特色学科为引领,将区域文化研究与当代舞蹈创演深度融合,在研究生培养中厚植文化根基、强化创新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学与实践全过程,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注入强进动能。
文字:李春宇 于童 潘一 图片:舞影佳创 编审:鲁芳 审核:张琦 马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