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赏析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长征——向80年前的壮举深深鞠躬》以舞蹈的方式致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长征》艺术顾问吕艺生教授提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留下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进行创作的艺术追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当代青年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用现代舞蹈思维认识并去理解"长征",以现代舞蹈的语言与语汇诠释"长征",且巧妙的第一次把人知人晓的红色经典"长征组歌"拆解再组,熟悉又陌生,新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觉中,更打动人们的心灵并引发思考。不仅仅是编导对长征的致敬,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洗礼,以现代式的深沉祭奠和升华纪念中国历史中的伟大长征!
长征精神

江西赣州,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矗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长驱两万五千里,两年后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尽显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难、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以甘肃会宁县城为中心的地域胜利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下期预告
敬请期待
艺·美中国 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舞“道”党史之《闪闪的红星》
(文字:学习强国 北京舞蹈学院官网 编辑:鲁芳 审核:段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