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推动舞蹈艺术与地域⽂化的创新融合,第⼆届⼭东现代舞周——“环境舞蹈艺术季”于 2025 年 10 ⽉ 24 ⽇⾄ 27 ⽇在济南举办。本次活动由⼭东省舞蹈 家协会、⼭东美术馆、⼭东现代舞团联合主办,⼭东省体育艺术发展研究中⼼、 ⼭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协办。此次舞周涵盖四⼤核 ⼼板块:现代舞精品展演、环境舞蹈专题讲座、身体训练•⼤师⼯坊、环境舞蹈与舞蹈影像,旨在构建⼀个开放、流动、体验式的艺术现场,使舞蹈从剧场⾛向城市与⾃然,不仅拓展舞蹈艺术的表现维度和社会影响⼒,更致⼒于弘扬⻩河⽂化、泉城⻛貌,为⼭东省当代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公共美育提升注⼊全新活⼒。⼭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作为协办单位,深度参与第⼆届⼭东现代舞周“环境舞蹈艺术季”,积极承担纪录⽚制作、环境舞蹈影像拍摄、宣传推⼴等核⼼⼯作,旨在艺术实践中实现成果导向培养,充分展现我院教学理念的实践与转化成果。
开幕式

开幕式出席现场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研究员、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东;⼭东省⽂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于惠东;⼭东省⽂联副主席、⼭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申海英;⼭东省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孙晓茹;⼭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秘书⻓张琳;⼭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教授、硕⼠⽣导师⻢翱;⼭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党总⽀书记、院⻓王⽴平;中国先锋舞蹈艺术家侯莹;⼭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李⼤千;戏剧电影导演、舞蹈剧场艺术家李凝;⼭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硕⼠研究⽣导师孟梦;⼭东师范⼤学⾳乐学院副教授、硕⼠研究⽣导师索美超;旅法舞蹈艺术家李可华;云南⼤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伟;⼭东⼤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园;⼭东⽂化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系系主任吕克。
10 ⽉ 24 ⽇,第⼆届⼭东现代舞周“环境舞蹈艺术季”在⼭东美术馆举⾏开幕式,⼭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翱参与本次开幕式环节。参会专家在开幕式发⾔中提出,当下现代舞发展不断突破传统边界,本次⼭东现代舞周紧紧围绕现代舞、环境舞蹈与舞蹈影像创作三个主题,让现代舞与环境进⾏深度对话,推动舞蹈从剧场⾛向⽣活,达成肢体与环境的融汇交流。
在开幕式环节,舞蹈学院 12 名当代舞蹈创作与传播⽅向研究⽣全程参与影像记录⼯作。对开幕式的每⼀环节进⾏图⽚、影像记录,并以多⻆度、多机位协作捕捉旅法舞蹈艺术家李可华实验作品、⼭东现代舞团群舞作品《悬》、先锋艺术家侯莹三⼈作品的动态瞬间。对于舞蹈学院研究⽣来说,这既是⼀次良好的实践机会,也为“破届·共⽣”主题留下鲜活影像注脚。

旅法舞蹈艺术家李可华实验性作品


⼭东现代舞团群舞作品《悬》

中国先锋舞蹈艺术家侯莹三⼈作品

开幕式嘉宾与演员合照
身体训练⼯坊&分享交流会
旅法舞蹈艺术家李可华在⼭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开展身体训练⼯坊与分享交流会,展现身体与意识的对话,从⼈体结构⻆度出发总结出⻣骼上七个关节的步骤练习。学员们积极参加,聆听呼吸的起伏,感受重⼼的流动,解放每⼀个被束缚的关节,在失控与控制之间找到美妙的平衡,开发身体更多的可能性。在规则中寻找⾃由,回归身体本身,使移动成为独⼀⽆⼆的身体写作。学员在实践与交流中收获颇丰,在李可华的引导下重新认知肢体运动逻辑,突破程式化姿态,更在问答环节围绕“身体训练、舞蹈编创、就业⽅向、中外⽂化交流”提问,收获针对性编创建议,为后续创作打开思路。

身体⼯作坊&分享交流会⽼师与学员合照
环境舞蹈作品拍摄
环境舞蹈作品拍摄是舞者与空间的互动,镜头追寻舞者肢体与环境的碰撞,在虚实之间创造全新的视觉盛宴。打破了传统舞台边界,让舞蹈回归现实⽣活,⽤流动的肢体讲述空间故事,在美术馆、废弃剧院等不同环境中创作出新颖的舞蹈与空间对话形式,定义环境舞蹈的⽆限可能。
10 ⽉ 26 ⽇,开展环境舞蹈拍摄,我院联合⼭东⽂化艺术职业学院吕克团队及⼭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展开三⽅协作,与舞蹈剧场艺术家李凝、旅法舞蹈艺术家李可华以及云南⼤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伟共同进⾏环境舞蹈的创作与拍摄,让舞蹈肢体与⾃然环境碰撞融合,以跨界形式探索环境舞蹈的多元表达。

李凝作品《Still World》拍摄现场

李可华作品拍摄现场

刘伟作品《陌》拍摄现场
环境舞蹈专题分享交流会&舞蹈影像展映:
环境舞蹈专题分享交流会,专家围绕“环境舞蹈与影像的关系”展开讨论。学员以“聆听者+参与者”双重身份参与,认真倾听专家对“环境舞蹈定义、创作形式、镜头语⾔”的深度探讨,尤其明确“环境舞蹈并⾮‘在环境中跳剧⽬’,⽽是需结合环境专属创作并注⼊个⼈理解”的核⼼认知,深化了对环境舞蹈艺术本质的思考。

环境舞蹈专题分享交流会
舞蹈影像展映体现了环境舞蹈与影像艺术跨界融合的⽆限可能,激发环境舞蹈影像创作的巨⼤潜⼒。10 ⽉ 25、26 ⽇舞蹈影像全天展映在美术馆进⾏,我院三部作品成功⼊围,进⼀步展现了我院在舞蹈影像创作领域的进步。这些作品的⼊围得益于我院⾯向本科与研究⽣开设的《舞蹈影像创作》课程,这⼀课程的设置,帮助舞蹈专业的学⽣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艺术与技术两条路径上学习舞蹈与影像的跨界融合,深挖影像与舞蹈的交叉及在重新解构中发现和带来挑战性的思维碰撞。舞蹈学院师⽣的舞蹈影像作品多次⼊选并受邀参加“全国⻘年舞蹈⼈才培育计划——舞蹈影像展映”,并与⻘年舞者胡沈员合作完成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者映像”系列作品。这⼀课程的教学深刻影响着舞蹈学院的教学模式与学科建设,以及在传统舞蹈理论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中,其跨学科理念与科技融合的⽅式始终贯穿于⼈才培养的成果导向。

《春⻛吹⼜⽣》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院 2024 级研究⽣杜迈、

⼭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023 级研究⽣赵晴导演作品
杜迈,⼭东艺术学院 2019 级舞蹈学专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 级研究研究⽣
研究⽅向:舞蹈新媒体
主要成果:
1.参与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联艺术中⼼主办的《为正义起舞——中国舞蹈家协会纪念中国⼈⺠抗⽇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专题舞蹈展播,担任编辑、场务、剪辑⼯作。
2、参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核⼼课题——“吴晓邦作品的复原重排及数字化档案研究”。
3、参与 2025 年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 BDA 舞蹈论坛:“新科技、新融合、新知觉——⾸届中国数字表演艺术⾼峰论坛”,负责嘉宾发⾔稿总结⼯作。
4、参与撰写由⻄南⼤学出版社出版的舞蹈影像教材《舞蹈影像创作理论与实践》。
5、参与⼭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东舞蹈⽂物与历史⽂化“双创”路径研究》项⽬。
6、参与中国⽂联理论研究部级重⼤课题《数字化赋能舞蹈艺术创作研究》。
7、参与舞蹈影像节 |“影像中的舞蹈”巡展新单元——“未知的舞旅”⼭东站。
8、参与茅慧主编,⽂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舞蹈科普类书籍《舞蹈⽂物看中国》的前期策划与⽂章撰写、书籍内扫码视频剪辑⼯作。
9.学术论⽂《vp 技术赋能下虚拟空间于舞蹈创作的应⽤探讨—以〈为正义起舞〉专题展播为例》⼊选清华⼤学第⼆届「艺术·⼼理·脑科学」暨神经美学论坛,并被邀做⼝头报告。

赵晴,⼭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023 级研究⽣
研究⽅向:当代舞蹈创作与传播。
主要成果:
1.撰写由⻄南⼤学出版社出版的舞蹈影像教材《舞蹈影像创作理论与实践》。
2.⼊选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舞蹈影像培训班,并顺利结业。
3.参与 2025 年⼭东省⼈⽂社会科学课题⼀般项⽬《融媒体赋能⼭东⽂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以舞蹈影像创作与实践为例》。
4.参与 2025 年⼭东省⼈⽂社科课题⻘年重点项⽬《⼭东舞蹈的双重⽂化基因》。
5.参与 2025 年⼭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会⼤学⽣专项课题《⼭东⻩河流
域⾮遗舞蹈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6.参加第⼗九届“挑战杯”⼭东省⼤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为《这个⽂物会跳舞——中国古代舞蹈⽂物活化困境与动态传播创新路径调查研究》,荣获省级⼀等奖。
7.参加国家艺术基⾦ 2024 年度艺术⼈才培训资助项⽬《中国⺠族舞蹈研究理论⻣⼲⼈才培训》,并参与其结项论⽂集的撰写。
8.学术论⽂《敦煌多元⽂化交融中的中华⺠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族舞<丝路花⾬>从“模仿到再现”的范式研究》⼊选由中国⼈类学⺠族学研究会艺术⼈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艺术⼒量铸牢中华⺠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


《红线》
中华⼈⺠共和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教育司授予第⼀届中国研究⽣“⽂化中国”两创⼤赛三等奖
⼭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022 级研究⽣张瑛琪作品

张瑛琪,⼥,中共党员
⼭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022 级硕⼠研究⽣
现任⻬鲁理⼯学院教师
研究⽅向:当代舞蹈创作与传播
主要成果:
1.2024 年 10 ⽉,导演舞蹈影像《红线》被中华⼈⺠共和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教育司授予第⼀届中国研究⽣“⽂化中国”两创⼤赛三等奖荣誉。
2.2019年 7⽉庆祝中华⼈⺠共和国成⽴ 70周年⽂艺晚会领导⼩组授予“积极贡献”荣誉。
3.2024 年 6 ⽉,论⽂《跨界融合语境下的 OBE ⾼等舞蹈教育模式初探——以⼭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位次 1/1),被中国⼈类学⺠族学研究会授予第⼆届“园丁杯”艺术教育教师教学展示与交流暨艺术教育⾼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围奖。
4.2024 年 6 ⽉,论⽂《探寻隐匿本我,实现⾃我疗愈——舞蹈治疗在⾼等舞蹈教育中的实践⽅法探究》(位次 1/1),被新加披国际舞蹈节组委会、新加披表演艺术协会授予第⼗五届新加坡国际舞蹈节-(第⼀赛季)总决赛⾦奖。
5.2019 年 5 ⽉,⼭东省⽂学艺术界联合会、⼭东省舞蹈家协会授予“⼭东省⻘少年舞蹈⽐赛⻘年组⼆等奖”荣誉。
6.2024 年 11 ⽉,《⽹络时代舞蹈评论的本体探究》⼀⽂获⼭东艺术学院⾸届“艺鸣杯”研究⽣学术论坛优秀论⽂。
7.2025 年 4 ⽉,《这个⽂物会跳舞——中国古代舞蹈⽂物活化困境与动态传播创新路径调查研究》⼭东艺术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赛⼆等奖。
8.舞蹈学基础知识思维导图与视频收录于⾼等教育出版社《舞蹈学基础知识》。
9.2025 年担任⾼等教育出版社《⼭东⺠间舞蹈⽂化》书籍编委成员。
9.2020 年 10 ⽉中国共产主义⻘年团⼭东艺术学院委员会授予“优秀实践报告”⼀等奖荣誉。
10.2019 年 12 ⽉⼭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授予“短视频组三等奖”荣誉。


《Entanglement》(《纠缠》)
⼭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023 级研究⽣张逸晨作品

张逸晨,⼥,⼭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023 级硕⼠研究⽣
研究⽅向:当代舞蹈创作与传播
主要成果:
1、担任国家艺术基⾦项⽬《中国⺠族舞蹈研究理论⻣⼲⼈才培训》结项图书《听·读·看——⺠族舞蹈研究随笔》编委。
2、⽂章《⼀⿎通天地》《神秘⾯具舞会》《砖雕上的粉墨⼈⽣》收录于 2025 年 5⽉⽂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著作《舞蹈⽂物看中国》。
3、2023 年短评《⽂物的舞蹈活化》⼊选《舞蹈》杂志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络点评第三场。
4、2024 年学术⽂章《“双创”策略下舞蹈⼈才培养与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选第⼆届‘园丁杯’艺术教育教师教学展示与交流暨艺术教育⾼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5、2024 年学术⽂章《“两创”视阈下舞蹈⼈才培养与⽂化传播研究》⼊选 BDA 舞蹈论坛第五届全国舞蹈研究⽣论坛。
6、2024 年论⽂《跨学科交融下的舞蹈教育路径探析》⼊选⼭东艺术学院⾸届“艺鸣杯”研究⽣学术论坛,并被评为“优秀论⽂奖”。
7、2025 年调研成果《这个⽂物会跳舞——中国古代舞蹈⽂物活化困境与动态传播创新路径调查研究》获第⼗九届“挑战杯”⼭东省⼤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普通⾼校组)⼀等奖。
8、2025 年论⽂《数智时代<中国舞蹈史>课程教学的多维创新理念探究》⼊选 2025中国舞蹈学学术会议研讨会暨国家⼀流本科课程《中国舞蹈史》教学研究专题研讨会并作发⾔。
9、2025 年论⽂《⺠族节庆艺术中⾮遗舞蹈的影像化实践与传播研究》⼊选“⽣命的狂欢:⺠族节庆艺术衍变研究”学术研讨会。
10.学术文章《文物中的中国舞脉》2025年10月17日发表于《中国民族报》第6版
在这⼀次环境舞蹈季参与过程中,我院学⼦既是艺术实践的执⾏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者,在“做中学、学中悟”中提升了实践能⼒与艺术认知,也为本次环境舞蹈艺术季的成功举办注⼊了⻘春⼒量。
文字:王绮梦 管晓倩 李祖颖 图片:李祖颖 管晓倩 徐若雯 张鑫宇 孟宪虎 编审:鲁芳 孟梦 审核:马翱 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