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一流专业

国社科艺术学项目《汉画像舞蹈图像叙事与数字活化研究》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9:32浏览:

10月17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汉画像舞蹈图像叙事与数字活化研究》开题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不仅标志着该课题正式进入研究实施阶段,更为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及成果转化搭建了高质量平台,对推动传统舞蹈文化传承创新与学术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苏茂兴作致辞发言。特邀本次研讨会专家包括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向荣,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岩,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茅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之明,以及华为云山东云生态部长安岩。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琦、院长马翱、党总支副书记赵正、课题负责人王岩、项目组成员以及师生代表参加本次开题研讨会,研讨会由科研处处长胡春景主持。

在研讨中,项目负责人王岩教授聚焦于两个核心议题:作为静态视觉艺术的汉画舞蹈图像,如何通过“动作、空间、符号”等要素构建其内在的叙事逻辑,并以此反映汉代社会的文化观念与精神世界?同时,在理解这一古代叙事逻辑的基础上,我们应如何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当代“活化”路径?该问题不仅涉及艺术史范畴,更跨越图像学、考古学乃至数字人文等多个领域。围绕这一关键问题,王岩教授从项目的研究背景、总体思路与创新点等维度,系统阐述了该项目的初步构想。

与会专家围绕该项目研究价值、框架设计、数字活化路径等核心内容深入分析,充分肯定了项目选题的学术深度与现实意义,认为研究思路清晰、方案科学可行,同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对项目的精准把脉与深刻洞见,让该项目在“开题”伊始就能校准航向、夯实根基。

当日下午,两场专题学术讲座在办公楼报告厅举办,为舞蹈学院100余名师生带来高质量学术分享。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向荣以《空间与身体——后奥运时代艺术实践中的身体美学转向》为题,从空间与身体两大维度出发,结合多部舞蹈作品及影像解析二者在艺术创作中的实践运用,系统梳理并凝练“身体美学”概念,同时聚焦后奥运时代,梳理国家重大文艺实践脉络,通过关键场景与文化意象阐释文化作为国与国连接桥梁、人与人情感纽带的重要价值,为学子拓展前沿艺术视野。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岩主讲《小历史的印记——古代墓葬艺术二题》,深入分析墓葬背后普通人的生死观、情感世界与价值取向,从“小人物”个体生命轨迹切入解读其与宏观历史的深层关联,探讨此类墓葬的历史与艺术双重价值,让学子感知考古材料的温度——既讲述社会变迁,也传递人间悲喜,拓宽学术视野与人文认知。

此次开题研讨会暨学术讲座活动,既是国社科艺术学项目研究的重要开篇,也是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加强学术建设、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师生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舞蹈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引导师生投身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事业,为相关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文字:姜仪琳   图片:王培艺   编审:张亚男  鲁芳    审核:马翱  张琦